與朋友共進晚餐之際,提及近期所遇中國企業捧大合約與股票分紅挖角中科院朋友赴中國工作一事。又不獨有偶,在稅改之際,我也有朋友決定擴展事業版圖至越南另闢戰場。這兩件事之間有無任何關聯?又告訴我們面臨哪些警訊!?
我認為這是人才,資金不斷出走台灣的訊號與徵兆,而且不會只有一兩例,可以預言的是:這樣的現象只會加速,且案例越來越多。近期最夯的國際財經大事不外乎就是英國是否脫毆的議題,相較台灣是個有意義的對比。英國面臨的是擔憂被歐盟『拖累』的危機,因此考慮是否要走自己的路!而台灣面臨的狀況恰恰顛倒!我們面臨的是『邊緣化』的危機,因此積極思量如何加入各種貿易組織參與亞元區運作!但由於內部的分化,對立與不團結,導致參與國際事務的腳步總比其他『沒有兩岸包袱』的國家來得慢,政策應變 也比較溫吞,種種現象從近期的稅改跡象就可以看出端倪,我們的政府甚至連提高稅率的措施都還沒有正式實施,就被媒體冠上課『窮人稅』,拿窮人開刀的批評,如此全國上下不齊心,民心仇富心態嚴重且流於民粹!政令宣導不力的狀況層出不窮!無怪乎有這麼多的企業與人才會考慮出走,原因很單純:因為長期觀之沒看到希望的曙光!因此生命會自己尋找出路!
當然同樣的訊號也有一體兩面的解讀,我們也可以樂觀地認為這是台灣的企業與人才加速與國際接軌的徵兆。現在由於網路的發達,資訊傳遞與線上交易的速度已經遠超過你我的想像!連擔任財務顧問的我近期也有被朋友找上商討經營電商的機會,這樣的現象是過去幾年從來沒有發生過的變化,世界會越來越平!沒能來得及適應這個變化的個人、企業,甚至是政府會逐漸被邊緣化,甚至淘汰!這樣的觀點放在金融理財上亦是如此!
今週刊近期才報導發行人謝金河的觀點:台股陷入新低量的風暴!520後股價回來了,成交量卻不見了!他形容台股出現越來越多的『殭屍股』,每天零成交或低成交量的個股漸增,喪失登陸資本市場的條件!且近期出現的減資潮戲碼,也是目前稅制下扭曲的做法,資本市場本應給大家籌資的!卻變相出現減資!不論是低成交量或是減資,我想都是投資人與政府單位應該深思的問題!面對這樣的投資環境,還堅持只用台股配置嗎?面對這樣國際化的變革,還是只擁有台灣的銀行帳戶嗎?面對國際局勢的變化,我們不應該坐井觀天,還認為井外的一切跟自己無關!若我說根據蝴蝶效應!從法國勞動法改革引發暴動預測台灣未來會發生的狀況,我想什麼想像空間都是存在的。
有句話說:這世界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一直在改變!而面對改變,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來適應環境,以及改變自己面對變化的方式,希望這幾句話對投資朋友們有所啟發,用更開闊的視野吸納各種投資資訊,用更宏觀的角度檢視資產處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