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一連四天的台灣國際房地產博覽會,筆者也利用這一年一度的機會,在會場與其他業者以及來訪的客戶有許多互動。與往年相較,能夠明顯感受到些許不同:
1. 參展廠商變得比較多元,相較往年多是房地產商,今年多了些投資移民與財富管理業者。顯示海外房地產的商品定位已從傳統的不動產投資逐漸被賦予更多元的附加價值,更貼近理財商品,滿足客戶配置海外資產的目的。
2. 客戶對於安全性顯得異加小心在意!經過多年的海外房地產風潮,投資方也明顯有了更成熟的經驗值,對於海外置產所必須注意的細節也明顯多所詢問:例如產權證明、買賣流程、稅務規範......等等。
3. 成熟市場詢問度變高。雖說新興亞洲國家房地產市場在最近幾年一直都是詢問度相當高的區域,但新興市場高成長潛力的背景下,也同樣擁有國家政策、法令與貨幣不穩定相對不明的風險;而成熟市場在經歷次級房貸風暴修正後,房地產價格已回落至相對合理的水位,故也重拾投資人的注目。
4.
CRS的助攻。海外房地產非金融資產,不在資訊交換的範疇內,在此氛圍下也助長富人海外置產的需求。
5. 資產泡沫下,土地價值的體現!QE遲遲未退場,過去幾年在全球吹起許多資產泡沫,在此同時,與景氣循環相對較無連動的土地投資在房地產市場中更顯其特殊性,越來越多的投資人將土地投資納為重要的避險策略。相較過去傳統的土地投資策略(一次性購入大筆土地,門檻高),近年入手門檻低的不可分割權益(Undivided Interest簡稱UDI)的投資模式也成為投資新主流。
相較年年日益冷清的國內房地產博覽會,訴求海外置產的全球房地產博覽會顯得更加熱鬧許多,也顯示國人的投資傾向;在國內政策走向未穩,房地產市場尚未回溫,以及人才、企業加速外流的前提下,資金外移的趨勢是不可逆的。現今我們處於全球化的投資環境,也鼓勵投資朋友們在進行資產配置的同時,善用最低稅負制中海外資產的賦稅優勢,創建有效率的投資模式,替自己的未來創造穩定的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