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2日 星期四

[美元到底安不安全!?]

[文章撰寫:Mark Tseng]





        歐洲央行宣布將價值五億歐元的外匯儲備從美元轉成人民幣,至此宣告人民幣正式踏上國際舞台,成為世界儲備貨幣,在成熟市場增加流通量。客戶問:美元還能長期持有嗎?還能維持強勢地位嗎?價值是否會縮水?不知您心中是否也有相同的疑問?筆者答:請放心!美元仍能持續持有;美元仍是世界強勢貨幣之一,價值不會因此而縮水。

        美元兌新台幣匯價在春節後持續停留在30左右的位置進行盤整,雖盤中一度跌破30關卡但仍堅守在30以上沒能向下跌破;受惠於此波便宜的匯價,筆者時常建議客戶買進美元等待時機進場,或是趁此時配置穩健保本的美元資產做為避險策略。故在此同時出現類似新聞難免投資朋友們心中有疑慮,筆者以下述觀點提供參考:

1.       人民幣國際化是趨勢,代表全球將從過去的美元本位體制逐漸走向一籃子強勢貨幣組合的體制。目的是為了讓各國金融勢力更均衡,擺脫受制於過去唯一的經濟強權(美國)的影響,全球正式走入G2的時代(中國大陸成為新的世界市場,與西方世界相抗衡)

2.       但不可否認:美國仍是經濟強權,美元仍是各國間主要的流通與計價貨幣,美國也同時是具備最多黃金與物資儲備的國家之一,仍具備影響世界經濟的關鍵影響力;故在美國不倒閉的假設條件下,美元實在沒有弱勢的可能

3.       匯率是一種相對價值,要探討美元是否弱勢的同時也必須思考台幣是否有強勢的理由。一國貨幣的強弱端看其貨幣在外之「流通量」與「被交易頻率」。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台灣在全球的外交與經濟地位只是不斷被弱化;無論過去或現在,新台幣在國際間仍是不流通的貨幣,甚至在中國推行一帶一路的大戰略下,台灣甚至不在亞元區的規劃內;因此我可以斷言:新台幣的未來具有很大的政治與貨幣風險


        在經歷QE救市後,全球出現許多資產泡沫(未爆彈),投資市場的風險也明顯升溫,在後QE時代,一旦進入升息循環,各國股市難免必須歷經修正,屆時素有「外資提款機」的台灣市場也難以倖免於難;一旦國際熱錢撤離碟型型市場的台灣,資產縮水的衝擊可想而知,筆者仍要持續預警:努力投資理財的同時,也應有貨幣與政治風險的考量,適度將資產轉換幣別與管道存放是比較安全的作法;在前線打仗的同時也別忽視後院起火的風險,以免得不償失。




盛亞顧問致力於所有的美好事物上,積極開創財富新契機,讓您安全無虞地達成人生中每個夢想階段,是我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