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有五種申報模式
1. 夫妻所得合併計稅合併申報
2. 將夫的薪資所得分開計稅,合併申報
3. 將妻的薪資所得分開計稅,合併申報
4. 將夫的各類所得分開計稅,合併申報
5. 將妻的各類所得分開計稅,合併申報
看似複雜,但其實不然,依據所得稅法規定,夫妻雙方均有所得時,一定要合併辦理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且夫或妻一方有薪資所得者,均可就其薪資所得分開計算稅額,亦可將各類所得分開計算稅額,以減輕負擔,但仍然必須由納稅義務人合併填報在同一份申報書內申報繳納。不過,在年度中結婚之夫妻,結算當年度的綜合所得稅仍可以選擇夫妻各自單獨或合併申報。
因此產生了五種的申報模式,建議各位可以利用綜合所得稅結算電子申報繳稅軟體辦理申報,申報軟體會自動選擇稅額最低的方式計算。以下逐一說明之。
夫妻所得合併計稅合併申報
綜合所得總額 | 減 | 全部免稅額 | 減 | 標準扣除額 | 減 |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 減 |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 等於 | 綜合所得淨額 |
6,050,000 | - | 255,000 | - | 158,000 | - | 216,000 | - | 270,000 | = | 5,151,000 |
綜合所得淨額
| 乘 | 稅率 | 減 | 累進差額 | 等於 | 應納稅額 |
---|---|---|---|---|---|---|
5,151,000 | x | 40% | - | 805,000 | = | 1,255,400 |
將夫的薪資所得分開計稅,合併申報
夫薪資所得
| 減 | 夫免稅額 | 減 | 夫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 等於 | 夫薪資所得淨額 |
---|---|---|---|---|---|---|
2,000,000 | - | 85,000 | - | 108,000 | = | 1,807,000 |
夫薪資所得淨額
| 乘 | 稅率 | 減 | 累進差額 | 等於 | 夫薪資所得應納稅額 |
---|---|---|---|---|---|---|
1,807,000 | x | 20% | - | 130,000 | = | 231,400 |
綜合所得淨額
| 減 | 夫薪資所得淨額 | 乘 | 稅率 | 減 | 累進差額 | 等於 | 不含夫薪資所得應納稅額 |
---|---|---|---|---|---|---|---|---|
5,151,000 | - | 1,807,000 | x | 30% | - | 365,000 | = | 638,200 |
夫薪資所得應納稅額 | 加 | 不含夫薪資所得應納稅額 | 等於 | 應納稅額 |
---|---|---|---|---|
231,400 | + | 638,200 | = | 869,600 |
將妻的薪資所得分開計稅,合併申報
妻薪資所得
| 減 | 妻免稅額 | 減 | 妻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 等於 | 妻薪資所得淨額 |
---|---|---|---|---|---|---|
1,500,000 | - | 85,000 | - | 108,000 | = | 1,307,000 |
妻薪資所得淨額
| 乘 | 稅率 | 減 | 累進差額 | 等於 | 妻薪資所得應納稅額 |
---|---|---|---|---|---|---|
1,307,000 | x | 20% | - | 130,000 | = | 131,400 |
綜合所得淨額
| 減 | 妻薪資所得淨額 | 乘 | 稅率 | 減 | 累進差額 | 等於 | 不含妻薪資所得應納稅額 |
---|---|---|---|---|---|---|---|---|
5,151,000 | - | 1,307,000 | x | 30% | - | 365,000 | = | 788,200 |
妻薪資所得應納稅額 | 加 | 不含妻薪資所得應納稅額 | 等於 | 應納稅額 |
---|---|---|---|---|
131,400 | + | 788,200 | = | 919,600 |
將夫的各類所得分開計稅,合併申報
夫各類所得
| 減 | 夫免稅額 | 減 | 夫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 減 |
夫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註一)
| 等於 | 夫各類所得淨額 |
---|---|---|---|---|---|---|---|---|
3,550,000 | - | 85,000 | - | 108,000 | - | 70,000 | = | 3,287,000 |
夫各類所得淨額
| 乘 | 稅率 | 減 | 累進差額 | 等於 | 夫各類所得應納稅額 |
---|---|---|---|---|---|---|
3,287,000 | x | 30% | - | 365,000 | = | 621,100 |
綜合所得總額
| 減 | 夫各類所得 | 減 |
免稅額(不含夫免稅額)
| 減 | 扣除額(不含夫扣除額) | 等於 | 不含夫各類所得之所得淨額 |
---|---|---|---|---|---|---|---|---|
6,050,000 | - | 3,550,000 | - | 170,000 | - | 466,000 | = | 1,864,000 |
不含夫各類所得之所得淨額
| 乘 | 稅率 | 減 | 累進差額 | 等於 | 不含夫各類所得之應納稅額 |
---|---|---|---|---|---|---|
1,864,000 | x | 20% | - | 130,000 | = | 242,800 |
夫各類所得應納稅額 | 加 | 不含夫各類所得之應納稅額 | 等於 | 應納稅額 |
---|---|---|---|---|
621,100 | + | 242,800 | = | 863,900 |
註一:夫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270,000-【分開計算稅額之他方(妻)利息所得100,000+受扶養親屬(未成年子女)利息所得100,000】=70,000
將妻的各類所得分開計稅,合併申報
妻各類所得
| 減 | 妻免稅額 | 減 | 妻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 減 |
妻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註二)
| 等於 | 妻各類所得淨額 |
---|---|---|---|---|---|---|---|---|
2,400,000 | - | 85,000 | - | 108,000 | - | 20,000 | = | 2,187,000 |
妻各類所得淨額
| 乘 | 稅率 | 減 | 累進差額 | 等於 | 妻各類所得應納稅額 |
---|---|---|---|---|---|---|
2,187,000 | x | 20% | - | 130,000 | = | 307,400 |
綜合所得總額
| 減 | 妻各類所得 | 減 |
免稅額(不含妻免稅額)
| 減 | 扣除額(不含妻扣除額) | 等於 | 不含妻各類所得之所得淨額 |
---|---|---|---|---|---|---|---|---|
6,050,000 | - | 2,400,000 | - | 170,000 | - | 516,000 | = | 2,964,000 |
不含妻各類所得之所得淨額
| 乘 | 稅率 | 減 | 累進差額 | 等於 | 不含妻各類所得之應納稅額 |
---|---|---|---|---|---|---|
2,964,000 | x | 30% | - | 365,000 | = | 524,200 |
妻各類所得應納稅額 | 加 | 不含妻各類所得之應納稅額 | 等於 | 應納稅額 |
---|---|---|---|---|
307,400 | + | 524,200 | = | 831,600 |
註二:妻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270,000-【分開計算稅額之他方(夫)利息所得150,000+受扶養親屬(未成年子女)利息所得100,000】=20,000
因此,在此案例中,第五種方式申報的應納稅額最低,以此為申報之。
其他提醒
當夫妻各類所得分開計算時,可減除的項目包括:個人免稅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財產交易損失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每一申報戶限額27萬;建議可先由有扶養親屬的一方先扣除,有多餘的可扣除額再由配偶來扣除)。
夫妻若是分居狀態,也可以分開來申報。
夫妻雙方是以薪資所得為主,則分開計稅對原本合併計稅合併申報的夫妻,稅負影響並不大,有較大影響的是夫妻雙方各自擁有「非薪資所得」,而受惠最大的是夫妻兩人的非薪資所得差異不大者最為受惠。
夫妻雙方是以薪資所得為主,則分開計稅對原本合併計稅合併申報的夫妻,稅負影響並不大,有較大影響的是夫妻雙方各自擁有「非薪資所得」,而受惠最大的是夫妻兩人的非薪資所得差異不大者最為受惠。
上述的案例來自於財政部所舉的案例,並不適用於所有家庭的情況,收入類別、扣除額、免稅額、扶養情況不同的排列組合下,會有不同的報稅適用方式,若有不了解的地方可以至各個稅捐稽徵處詢問,或是詢問相關的會計師或是您的顧問,在合法的範圍內合法節稅,是人民的權利,不善加利用豈不是太可惜了嗎?
若是在稅務上有任何的問題,誠心建議各位可以請教盛亞專業的顧問團隊,優秀的會計師在這裡等著你來電!